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新政解读:论文取消与临床导向改革
时间:2025-08-26 16:09:34
一、政策核心变革:破除"四唯"与临床回归
论文要求调整:
国家层面:2021年人社部等三部门明确取消论文篇数要求,将其作为"成果代表作"之一(如手术视频、技术规范等)
地方实践:陕西2025年新政明确"逐步淡化论文",重庆、山东宁阳县等试点地区已完全取消基层卫生人员论文硬性要求
评价维度扩展:
临床量化指标:门诊量(副高要求年均≥1200人次)、手术例数(四级手术占比≥15%)、病历质量(甲级病案率≥95%)
质量安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3%、单病种平均住院日较行业均值缩短10%
社会服务贡献:基层支医1年经历(晋升副高必备)、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表现(如新冠疫情防控)
二、替代评价体系与实施案例
1. 多维业绩代表作(重庆模式):
临床类:5-10份疑难病案(需包含术前讨论、术后总结)、3段关键手术视频(需展示操作难点突破)
公卫类: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霍乱疫情处置)、健康科普作品(阅读量≥10万+)
科研转化类:实用新型专利(如改良医疗器械)、技术推广证明(3家以上医院采纳)
2. 基层定向评价(山东宁阳案例):
年限破格:乡镇工作20年可直评副高,30年可直评正高,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能力导向:常见病诊疗规范制定、家庭医生签约率(≥85%)、健康档案合格率(≥90%)成为核心指标
3. 数字化评价工具:
病案首页数据分析:陕西利用大数据提取44项指标,自动生成技术能力雷达图
AI辅助评审:重庆试点手术视频AI评分系统,准确率达82%(与专家评审一致性)
三、申报实操指南
材料清单:
任期内工作量统计(需医院信息系统盖章)
3份代表性病案(含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基层服务考核表(需服务地卫健委签章)
质量安全证明(无重大医疗差错承诺书)
注意事项:
手术视频需包含术前规划、关键步骤、术后管理全流程
技术推广需提供接收单位证明及应用效果数据
门诊工作量需区分普通门诊与专家门诊(后者按1.5倍折算)
四、政策实施影响与挑战
积极成效:
重庆试点后临床类申报材料中论文占比从68%降至12%
陕西基层高级职称通过率提升27%,人才流失率下降15%
现存问题:
量化标准地区差异大(如副高手术要求:北京≥50例/年,青海≥30例/年)
非临床科室评价体系待完善(如病理科切片数量与诊断符合率如何平衡)
五、未来趋势展望
全国统一标准:2025-2026年拟出台《卫生高级职称评价核心指标指南》
动态评价机制:引入患者满意度调查权重(拟占比≥5%)
跨领域融合:将远程医疗工作量纳入评审指标(适用于对口支援场景)
(数据来源:人社部《深化卫生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及陕西、重庆等地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