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阴天不防晒?小心肌肤加速衰老
时间:2025-08-07 16:27:13
许多人认为阴天无需防晒,实则大错特错。云层如同布满孔隙的筛子,仅能过滤部分中波紫外线(UVB),而穿透力极强的长波紫外线(UVA)几乎能毫无阻碍地穿透云层,抵达皮肤真皮层。数据显示,阴天仍有高达90%的UVA持续作用,这正是导致皮肤光老化、色素沉着的隐形杀手。若长期忽视阴天防晒,等同于放任胶原蛋白被无声瓦解,细纹和色斑会加速显现。
防晒霜:阴天的“隐形防护盾”
选择防晒产品时,需关注PA值(针对UVA的防护等级)和SPF值(针对UVB的防护能力)。阴天建议使用PA++以上的广谱防晒霜,配合每2-3小时补涂一次的策略。实验证明,即使多云天气,未防护的皮肤在户外活动3小时即可出现轻微红斑反应。值得注意的是,防晒霜需涂抹足量(约1元硬币大小覆盖全脸),并优先选择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剂,这类成分能像镜面般直接反射紫外线。
光敏食物:晒黑风险的“加速器”
除了紫外线,某些常见食物中的光感性物质会与紫外线发生协同作用,大幅提升晒黑风险。柠檬、菠菜、芹菜等蔬果富含呋喃香豆素和叶绿素,这些物质如同潜伏的“光敏催化剂”,食用后经阳光照射会引发光毒性反应,导致黑色素异常活跃。临床观察发现,连续三天大量食用光敏食物的人群,在同等紫外线暴露下,色素沉着程度比普通饮食者高40%。
风险管控的黄金法则
对于户外工作者或夏季出游人群,建议采取“双轨防护”策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高峰时段避免食用光敏食物;若必须摄入,可采用焯水处理(如菠菜焯烫30秒可破坏80%光敏物质)或改在晚餐食用。同时搭配含维生素C(如草莓、猕猴桃)的抗氧化食物,能中和光敏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皮肤科医生特别提醒,服用抗生素或患有肝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光敏反应会呈几何级数放大,这类人群需严格执行“防晒+忌口”双重防护。
全年防晒的认知升级
紫外线强度与季节的关系常被误解。实际上,冬季雪地反射可使紫外线辐射增强80%,而夏季潮湿空气中的水珠会产生透镜效应,聚焦紫外线穿透角质层。建议建立“防晒指数”概念:当紫外线指数≥3时(可通过天气APP查询),无论阴晴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值得强调的是,玻璃仅能阻挡约60%的UVA,靠窗办公者仍需涂抹防晒产品。
将科学防护转化为日常习惯,才能真正阻断光老化链条。从今天起检视你的餐桌和化妆包,别让阴天和美食成为肌肤健康的双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