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执业药师新未来:双师并轨揭秘!

时间:2025-05-19 17:55:12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执业药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而“双师并轨”这一概念的出现,更是在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或许预示着执业药师发展未来的重要趋势。

所谓“双师并轨”,通俗来讲,是指将与健康领域相关的两类专业人才——比如健康管理师与执业药师进行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在过去,健康管理师侧重于对人群健康的全面监测、评估、干预等健康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而执业药师则主要聚焦于药品的调配、用药指导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服务方面。二者虽都在健康维护的范畴内,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紧密的合作与联动。

如今,“双师并轨”模式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有助于整合健康领域的专业力量。大健康产业涵盖了诸多环节,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需要多专业协同作战。当健康管理师和执业药师实现并轨后,能够搭建起一个更加完整、连贯的服务体系。例如,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健康管理师可以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筛查出存在用药风险或者有潜在疾病需要药物干预的人群,然后执业药师及时介入,提供精准的用药建议,确保居民用药安全、合理,这种无缝对接的服务模式能极大地提升整个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执业药师自身而言,“双师并轨”也是拓宽职业发展道路的绝佳契机。以往执业药师的工作范围相对局限在药店、医疗机构的药房等场所,主要围绕药品开展工作。而并轨之后,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参与到更广泛的健康管理项目中去。比如参与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计划制定,在关注员工用药情况的同时,还能从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给出综合建议,从而成为全方位守护人们健康的专业人士,提升自己在健康产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从社会层面来说,“双师并轨”更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如今人们不仅满足于有药可医,更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指导,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如果既有健康管理师又有执业药师协同合作,就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从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到发病后精准用药的一站式服务,让居民真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

要实现真正的“双师并轨”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专业培养模式,探索融合两者知识体系的教育路径,让从业者既懂健康管理又精药学知识。在行业规范上,也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准则,明确两者在协同工作中的职责、权限等,确保服务的质量与安全。同时,还需要加强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彼此的认知壁垒,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双师并轨”无疑是执业药师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行业共识的逐步达成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日益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执业药师与健康管理师携手共进,共同为人们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书写大健康产业的新篇章,也让执业药师这一职业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