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5点揭秘,抑酸抗酸药这样用!
时间:2025-05-16 10:58:32
在面对胃部不适,尤其是与胃酸相关的问题时,抑酸药和抗酸药常常成为人们缓解症状的选择。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两类药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清楚关键的 5 点,让你在用药时不再迷茫。
抑酸药和抗酸药,虽然都和胃酸打交道,但它们的作用机制有着明显区别。抗酸药,通俗来讲,就像是“胃酸的中和剂”。它进入胃部后,能直接与胃酸中的盐酸发生反应,快速提升胃内 pH 值,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烧心、反酸等不适症状。常见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它们起效往往比较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让患者感受到症状的改善。
而抑酸药则不同,它更像是从源头上把控胃酸的分泌。比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像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有效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量;还有 H2 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通过阻断胃壁上的 H2 受体来抑制胃酸分泌。这类药物相对起效没那么快,但作用时间更为持久,能从根本上减少胃酸的产生,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控制胃酸分泌的情况,效果显著。
了解了作用机制,接下来说说适用场景。如果你只是偶尔出现烧心、反酸,比如吃了辛辣刺激食物或者饮酒后胃部不适,抗酸药通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它能快速缓解当下的症状,让你迅速恢复舒适状态。但要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需要长期抑制胃酸分泌来促进病情恢复的疾病,那抑酸药就大有用处了,它能持续发挥作用,为受损胃黏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用药时机也很有讲究。抗酸药一般在症状出现后即可服用,它能迅速中和已经存在的胃酸,缓解不适。而抑酸药中的质子泵抑制剂,由于其作用机制,通常建议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在白天胃酸分泌高峰期发挥最佳的抑制效果。H2 受体拮抗剂则可以根据病情按需服用,一般也是在餐前或睡前服用,有助于控制胃酸分泌,减少夜间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说用药的注意事项。抗酸药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因为它只是中和胃酸,如果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铝剂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便秘,碳酸氢钠过量可能影响体内酸碱平衡等。而且抗酸药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如果症状频繁出现,还是需要就医查找根源原因。抑酸药虽然效果持久,但同样不能随意滥用。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影响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还可能存在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等。所以在使用抑酸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按疗程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者突然停药。
无论是使用抑酸药还是抗酸药,都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比如有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正在服用的药品产生相互影响,改变药效或者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更得谨慎,要综合考虑身体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弄清楚抑酸药和抗酸药的这 5 点关键内容,作用机制、适用场景、用药时机、注意事项以及特殊考量,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它们,让胃部不适得到有效的缓解,守护好自己的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