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口腔溃疡反复?6大元凶+就医预警!
时间:2025-05-08 15:41:00
口腔溃疡,这一看似微小却能给人带来极大困扰的病症,常常让人苦不堪言。它就像一个不速之客,时不时地在我们的口腔中“安营扎寨”,反反复复,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口腔溃疡如此容易发作呢?又有哪几种情况需要我们及时就医呢?
来了解一下容易导致口腔溃疡的6类因素。
局部创伤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不小心咬到口腔内的黏膜,或者刷牙时过于用力损伤了口腔组织,又或是佩戴的假牙不合适,反复摩擦口腔黏膜等,这些局部的创伤都可能引发口腔溃疡。日常生活中,我们稍不留意,就可能给自己的口腔“埋下隐患”。
营养缺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铁、锌等营养素时,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病几率。例如,一些人长期挑食、偏食,很少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就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而过度节食减肥的人群,由于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常常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
精神压力过大同样会诱发口腔溃疡。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状态,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使得口腔黏膜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进而引发口腔溃疡。许多上班族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口腔溃疡就会频繁发作,这就是精神因素在作祟。
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对口腔溃疡产生影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波动,这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另外,一些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也可能因为激素分泌异常而引发口腔溃疡。
消化系统问题也可能引发口腔溃疡。如果胃肠道功能紊乱,例如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疾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被身体利用。同时,胃肠道内的一些细菌或毒素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口腔,刺激口腔黏膜,引发口腔溃疡。所以,有时候口腔溃疡可能是身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
还有一部分人的口腔溃疡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口腔溃疡的遗传史,那么个体患口腔溃疡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遗传基因可能影响了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发病。
了解了导致口腔溃疡的常见因素后,我们再来看看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口腔溃疡持续超过两周仍未愈合,就需要引起重视了。一般的口腔溃疡通常在一周左右会逐渐自愈,若长时间不愈合,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口腔癌等。此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当口腔溃疡伴有发热、皮疹、腹泻等症状时,也需要就医。这种情况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需要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来控制病情。
如果口腔溃疡的面积较大,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到进食、说话和日常生活,也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药物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等。
口腔溃疡虽然常见,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其易发因素,做好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减少口腔溃疡的发作至关重要。同时,一旦出现上述需要就医的情况,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