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阳气不足,斑点、痘痘频发?揭秘肾虚真相!
时间:2025-04-02 15:21:19
在中医学里,阴阳平衡是维系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则。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阴阳失衡的问题。其中,阳虚、阴虚以及肾虚是常见的体质问题,它们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在皮肤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比如长斑、长痘等。
阳虚,即人体的阳气不足,通常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阳虚多与脾肾阳虚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当脾肾功能不足时,阳气无法温煦全身,就会导致体内阴寒内盛,形成阳虚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容易出现面部色斑,尤其是黄褐斑。这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于颜面肌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色斑。此外,阳虚体质的人还容易水肿,因为阳气不足无法推动水液代谢,使得水分在体内积聚。
对于阳虚所致的长斑问题,调理的关键在于温阳补气。生活中应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鸡肉、姜、葱等,以助阳气生发。同时,适当的运动也能帮助提升阳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缓慢而有节奏的运动。中药方面,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右归丸等温补脾肾的方剂进行调理。
阴虚则是指人体内的阴液亏损,表现为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手心、足心及胸口发热)、盗汗、失眠等症状。阴虚多与肝肾阴虚有关,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肾主水,藏精生髓。当肝肾阴虚时,阴不制阳,虚火上炎,就会导致面部痤疮(俗称痘痘)的产生。这是因为阴虚火旺会加速皮脂腺分泌旺盛,堵塞毛孔,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形成痘痘。此外,阴虚体质的人还容易出现眼干、视物模糊等症状,因为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目失所养。
针对阴虚引起的长痘问题,调理应以滋阴降火为主。饮食上宜多吃清淡滋润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枸杞、黑芝麻等,以滋养阴液。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很重要,避免熬夜,以免耗伤阴液。中药方面,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都是滋阴清热的良方。
肾虚则是指肾脏功能失调或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类型。肾阳虚的症状与阳虚相似,但更加侧重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障碍,如性功能减退、尿频尿急等。而肾阴虚则除了上述阴虚的表现外,还可能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肾虚对皮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衰老加速、肤色暗沉等方面,这是因为肾藏精,精能生血,肾虚则血液亏少,不能上荣于面,故而面色无华。
调理肾虚的方法需根据具体类型区别对待。对于肾阳虚者,应以温补肾阳为主,可食用杜仲、肉桂、锁阳等温补食材;对于肾阴虚者,则应滋阴补肾,可食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药材。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房事不节,以免进一步损伤肾气。
阳虚长斑、阴虚长痘、肾虚早衰等问题的根源在于阴阳失衡。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及必要的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地调整体质,恢复阴阳平衡,从而改善皮肤状况,延缓衰老过程。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调理方案也应因人而异,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