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维生素A中毒症
时间:2024-12-10 17:29:46
【概述】
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综合征,称维生素A中毒症(Vitamin A toxicity)。最早报千于十六世纪九十年代,北极探险者食北极熊肝后数小时发生头痛、呕吐、嗜睡等症,因人及动物体内的维生素A90~95%贮于肝脏。近年国内由于滥用维生素A浓缩剂,产生中毒症状者不断增多,主要系因家长缺乏合理应用维生素A的知识,认为用量越多越好,医务人员亦缺乏警惕性,值得引起重视。
【诊断】
除上述病史、症状及体征外,X线检查对本病确诊有特殊价值,表现为管状骨造型失常,骨质吸收,骨折;骺板改变及软组织肿胀;骨干处骨膜下新骨形成;颅缝增宽,前囟饱满扩大。
脑脊液压力增设,可达2.55kPa(260mmH2O),细胞和糖在正常范围,有人发现蛋白降低或正常偏低值。如检查血清维生素A,常达1,000~6000μg/L以上。
【治疗措施】
维生素A中毒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服,自觉症状常在1~2周内迅速消失,但血内维生素A可于数月内维持较高水平。头颅X线征象可在6周~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长骨X线征象恢复较慢,常需半年左右,故应在数月内不再服维生素A,以免症状复发。应用浓鱼肝油或维生素A制剂时,不可超过需要量。必须用大剂量时,应严格限制用药时间,避免产生中毒症。有人报道孕妇在早期服用维生素A过多,可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孕妇服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000IU。
【临床表现】
维生素A中毒症可分为下列二型:
1.急性型 由于患儿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以及肝脏维生素A储存量不同,中毒剂量可有较大的差异。一般维生素A注射300,000IU,可于数天内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前囟膨隆、头围增大、颅疑裂开、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在急性型常见,似因脑脊液量增多或吸收障碍所致。患儿如无神经系统感染征易用,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结合摄入大量维生素A病史,信用维生素A后症状迅速消失,诊断可以确立。
2.慢性型 维生素A用量达每日数万单位,如婴幼儿每日入维生素A每公斤体重1500IU,可于数日后产生中毒症状。早期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有压痛点而无红、热征象,以长骨及四肢骨多见,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部分病例有颞部、枕后部肿痛,可误诊为颅骨软化症。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颅骨缝分离、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为此病的另一特征,但较急性型少见。此外,尚有皮肤瘙痒、脱屑、皮疹、口唇皲裂、毛发枯干、肝脾肿大、腹痛、肌痛、出血、肾脏病变,及再生低下性贫血伴白细胞减少等。血碱性磷酸酶多有增高。国外曾报道长期肝脾大可致肝硬变,门脉压增高,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