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时间:2024-12-03 16:01:26

心理压力会降低宿主对多种疾病炎症的适应性,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趣的是,压力大的人群发生高血糖和肥胖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就是常说的“压力肥”,那么压力和肥胖二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近日,世界顶级医学期刊《Cell》发表的“Origin and Function of Stress-Induced IL-6 in Murine Models”一文阐明,在小鼠模型中,急性压力可使小鼠体内棕色脂肪细胞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升高,导致机体调节血糖和分解脂肪的能力显著降低,终诱发肥胖!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研究背景

大多数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在受到急性压力后会“爆发”,所以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可使大多数炎症性疾病恶化,诱发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

科学家还发现,心理压力会增加人和动物的IL-6循环水平,但IL-6在急性压力反应过程中充当着什么角色尚不清楚。

为探索IL-6在心理压力下发挥怎样的作用,本研究使用急性压力模型诱导小鼠释放过量IL-6,并从机理上揭示了IL-6在急性压力中的起源和功能及其可使小鼠发生哪些适应性疾病。

研究方法和结果

本研究应用6-8周的C57BL/6J、Adrb1/b2 KO、Ucp1 KO、Il6ra f/f、AlbCre和AdipoCre雄性小鼠作为动物模型。

对所面对的不同程度压力、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数的差异进行标准化实验,通过血浆细胞因子的定量、激素和器官损伤标记、代谢耐受性测试、动态血压测量、行为测试和免疫组化等实验对所获得的指标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

首先,研究者应用管约束、笼切换和社交隔离等方式对小鼠进行急性压力模型构建,发现外界压力刺激可增加小鼠血浆中的IL-6水平,IL-6是所有炎性和趋化因子中诱导程度高的细胞因子。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那么当小鼠遭受外界压力时,IL-6是如何产生的呢?

研究者发现压力可诱导致癌动物和缺乏检测细菌必需关键信号通路动物体内的IL-6水平升高,并发现压力诱导可使IL-6在棕色脂肪组织中表达增加,表明棕色脂肪细胞是IL-6的来源。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棕色脂肪组织可能对急性压力引起的肾上腺素外流更敏感,并起到类似内分泌器官的作用。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针对IL-6对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研究中发现,IL-6作为急性压力发生后血糖合成所必需的因子,其主要作用是压力诱导IL-6水平增加使血糖升高并诱导糖原异生。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肝脏是葡萄糖主要的生产器官,也是急性压力反应过程中IL-6信号转导的主要目标。通过对二者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压力诱导的IL-6增加通过肝IL-6Ra信号使肝细胞发生重编程控制应激性高血糖。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简单来说,在急性心理压力条件下,褐色脂肪细胞会引发由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的活跃事件,同时,IL-6的释放会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使动物发生“战斗或逃跑”等适应性反应以及炎症的发生。

Cell:心理压力可导致机体肥胖

总结

当小鼠发生急性压力反应时,IL-6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通过ADRB3信号传导通路诱导棕色脂肪细胞的产生,从而使机体血糖升高并降低炎症的耐受性,还会导致脂肪的分解受限,造成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发现给“压力肥”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科学解释,看来,保持好心情,减少压力和焦虑情绪,对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