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医生职称评审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时间:2024-11-18 10:19:19

医生职称评审需要准备多种材料,具体如下:

一、个人基本信息材料

  1. 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护照等,用于证明个人身份及基本信息。

  2. 学历学位证书: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证书,以及相应的学位证书。这些证书能体现医生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背景。

  3. 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是医生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准入凭证,执业证书则表明医生在合法的医疗机构进行执业活动。这两个证书用于确认医生的执业资格和合法执业范围。

二、工作经历材料

  1. 工作年限证明: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明确医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工作时间。

  2. 岗位聘任证书或文件:如果在医院内部有岗位聘任的相关文件或证书,如住院医师聘任书、主治医师聘任书等,这些材料可以证明医生在医院内部的岗位任职情况和晋升轨迹。

  3. 工作调动证明(如有):对于有工作调动经历的医生,需要提供工作调动的相关证明,如调动函、原单位离职证明和新单位入职证明等,以完整呈现工作经历。

三、临床工作业绩材料

  1. 病历资料: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历。对于内科医生,可以是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病历;对于外科医生,则是高难度手术病历等。病历应包括完整的病史采集、检查报告、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等内容,以此展示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2. 工作量统计数据:如门诊量、住院患者管理数量、手术量(外科医生)等数据统计。这些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医生的临床工作强度和经验积累程度。例如,一位高年资的外科医生可能需要提供每年完成的手术例数、手术成功率等数据来证明其临床工作业绩。

  3. 临床技术应用证明:如果医生开展了新的临床技术或治疗方法,需要提供应用该技术的相关证明,如新技术的引进审批文件、应用该技术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技术应用后的效果评估报告等,以证明其在临床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

四、科研成果材料

  1. 学术论文:包括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提供论文全文、期刊封面、目录页和论文所在页码等内容。论文的质量(如期刊的级别、影响因子)、与申报专业的相关性以及是否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等因素在评审中都很重要。例如,在核心期刊或 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会更受重视。

  2. 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相关材料,如科研项目申请书、立项通知书、结题报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等。这些材料可以展示医生的科研能力和在科研项目中的角色地位。对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参与经历在职称评审中更具优势。

  3. 科研奖项证书:获得的科研奖励证书,如国家自然科学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等。奖项的级别和排名情况是衡量科研成果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较高等级的奖项和靠前的排名会对职称评审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材料(适用于有教学任务的医生)

  1. 教学任务书或课程安排表:明确医生承担的教学任务,如为医学生授课的课程名称、课时数等信息。

  2. 教学大纲和教案:提供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说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及每堂课的教案,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案例、课堂互动等内容,以体现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3. 学生评价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反馈,如学生评教分数、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等,用于证明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