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该怎么办?
时间:2024-11-12 14:31:22
一、擦伤
情况描述:擦伤是最常见的身体伤害之一,通常是由于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而引起的,比如摔倒在地面、被树枝划伤等。擦伤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破损、出血或组织液渗出等情况。
应对措施:
首先,要及时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垢、泥沙等杂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冲洗,以免破坏新生的肉芽组织。
清洗干净后,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如果擦伤面积较小,可以贴上创可贴;如果面积较大,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绷带轻轻包扎,以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每天需要更换创可贴或纱布,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果出现红肿、化脓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可能是伤口感染了,应及时就医。
二、扭伤
情况描述:扭伤多发生在关节部位,如脚踝、手腕等。一般是在运动过程中,关节突然扭曲或过度伸展,导致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受伤后,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应对措施: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将受伤的关节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比如脚踝扭伤时,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把脚放在凳子上。
在受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关节处,每次冷敷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
48 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关节上,每次热敷 20 - 30 分钟,每天 3 - 4 次。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同时,可以适当配合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红花油等,但要注意避免在皮肤破损处使用。
如果扭伤后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或者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可能是发生了骨折或韧带撕裂,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如拍摄 X 光片或磁共振成像(MRI),以确定损伤程度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割伤
情况描述:割伤是由锐器如刀具、玻璃碎片等划破皮肤而引起的。伤口的深度和长度因致伤物的不同而各异,严重的割伤可能会伤及血管、神经或肌腱。
应对措施:
当发生割伤时,首先要迅速止血。如果伤口较小,出血量不多,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按压在伤口上,保持按压几分钟,一般就能止血。
对于较深、较大的割伤,或者出血比较严重的情况,在按压止血的同时,可以用绷带或布条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的一端)进行包扎,但不要包扎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然后尽快就医。
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如果伤口较深,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需要在 24 小时内前往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四、烧伤、烫伤
情况描述:烧伤和烫伤通常是由于接触高温物体、液体(如热水、热油)、火焰、化学品等引起的。受伤程度根据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而不同,轻者会出现皮肤发红、疼痛,重者可能会出现水疱、皮肤破溃,甚至深部组织损伤。
应对措施:
一旦发生烧伤或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受伤部位,冲洗时间至少 15 - 30 分钟。这样可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减少组织损伤。比如,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手,要迅速将手放在水龙头下用凉水冲洗。
轻度烧伤或烫伤(仅皮肤发红、疼痛),冲洗后可以涂抹一些烫伤膏,如湿润烧伤膏等,然后用纱布轻轻包扎,避免摩擦。
如果出现水疱,不要自行挑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水疱较大或已破溃,应该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覆盖,防止感染,然后及时就医。
对于严重烧伤(如大面积烧伤、三度烧伤等),在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因为严重烧伤可能会导致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在医院进行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五、异物入眼
情况描述:异物进入眼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如灰尘、沙子、小飞虫等。眼睛会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症状。
应对措施:
首先,不要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异物损伤角膜或嵌入更深。可以尝试让眼泪自然流出,通过眼泪的冲刷,可能会将异物带出。
如果眼泪无法将异物冲出,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干净的凉开水冲洗眼睛。将头偏向一侧,使受伤的眼睛朝下,用滴管或干净的杯子将液体缓慢地滴入或倒入眼睛,让液体从眼角流出,反复冲洗几次。
如果异物仍然无法取出,或者眼睛疼痛、红肿明显,可能是异物已经损伤了角膜等眼部组织,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生活中的意外无处不在,我们要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身体受到伤害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意外的发生,如在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使用刀具等锐器时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危险化学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