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进展cHL患者的进展后总生存期为9.5年
时间:2024-01-02 09:56:40
在新药时代,ASCT后进展的cHL患者的总生存期接近9.5年。
接受CPI作为ASCT后进展的第一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低于未接受新药的患者。
研究背景
80%-90%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可通过一线化学免疫疗法治愈,10%-20%的病例在5年时复发。挽救性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治疗复发/难治性(R/R)cHL的标准疗法,3年无治疗失败率为50%-60%。一线治疗难治性患者、一线化疗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ASCT前PET阳性的患者以及需要多线挽救治疗的患者在ASCT后的疾病复发风险较高。在新药出现之前的时代,ASCT后复发的患者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为2-3年。
新药,尤其是维布妥昔单抗(BV)和检查点抑制剂(CPI)在一线治疗和复发难治性疾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缓解和生存。对ASCT后复发cHL患者开展的小型回顾性研究显示,在CPI和BV时代,移植后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接受新药治疗的患者占少数。需要开展现代治疗时代的大型观察性队列研究,以评估ASCT后cHL进展患者的移植后生存率、预后因素以及新药排序的影响。美国和捷克共和国研究者报告了一项多机构观察队列中367例ASCT后cHL复发患者的结局。
研究方法
从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来自18家机构的多中心队列纳入接受全身挽救治疗并接受ASCT的R/R cHL成人患者。在该队列中,所有ASCT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均纳入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进展后总生存期(PPS),定义为从ASCT后进展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1158例接受ASCT的R/R cHL患者中,367例ASCT后疾病进展。中位年龄为34岁,男性192例。ASCT后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范围,3-13)个月
PPS
中位随访时间为48.1(范围:0.07-140)个月。中位PPS为114.57(95% CI, 91-未达到)个月,即9.5年。10年PPS率为46.2%(95% CI, 35.3-60.3)
PPS的相关因素
在单变量分析中,高龄与较差的PPS相关(图2A)。年龄<40岁患者的PPS显著高于40-60岁和>60岁患者。ASCT后6个月内发生TTP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6个月后发生进展的患者
ASCT前接受BV或CPI的患者(n=90)与ASCT后进展时接受BV或CPI作为第一治疗的患者的PPS没有差别(P=0.9)。
除了高龄(HR,1.03; 95% CI, 1.01-1.04; P<0.001)和TTP≤6个月(HR,1.5; 95% CI, 1.03-2.18; P<0.001),ASCT前的高危特征如PET阳性(HR, 1.7; 95% CI, 1.1-2.6; P=0.01)、需要>1线挽救治疗(HR,1.5; 95% CI, 1.07-2.3; P=0.02)和B症状(HR,1.5; 95% CI, 1.0-2.2; P=0.02)与较差PPS相关。ASCT前的结外疾病、原发性难治性疾病、早期复发和性别与PPS无关
在多变量分析中,高龄、TTP≤6个月和ASCT前PET阳性与PPS较低显著相关。
ASCT后进展的药物治疗
研究者评估了移植后进展的BV和CPI治疗顺序如何影响PPS。根据ASCT进展后接受的首次治疗将患者分为3组:CPI组(n=70)、BV组(n=157)和无CPI/BV组(n=117)。23例患者没有治疗的详细信息,因此被排除出这项分析。在接受CPI作为第一治疗的70例患者中,16例(23%)因复发疾病接受了进一步治疗。157例接受BV作为第一治疗的患者中,76例(48%)因复发接受了进一步治疗。在无CPI/BV组的117例患者中,77例(66%)接受了复发性疾病的进一步治疗。与BV组(OR, 3.3; 95% CI 1.3-6.8; P<0.001)或无CPI/BV组(OR, 5.1; 95% CI: 2.6-10.2; P <0.001)的患者相比,CPI组患者因复发性疾病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性显著较低。
ASCT后进展的放疗
39例患者在疾病进展时仅接受了放疗治疗,该人群的5年PPS率为63.3%(图3A)。16例患者(41%)在不需要任何后续治疗的情况下仍存活,该人群的5年PPS率为82.9%
ASCT后进展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对于ASCT后进展,在任何时间点接受Allo-HSCT的患者与未接受Allo-HSCT的患者的PPS均无差异
研究结论
在新药时代,ASCT后进展的cHL患者的生存期较长,优于既往报道。ASCT后进展患者接受CPI作为第一治疗的患者有更优的PPS,在该人群中,接受Allo-HSCT与PPS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