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在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
时间:2023-11-23 09:20:00
2023年第65届ASH年会将于12月9日-12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会议将公布最顶尖的血液学领域研究摘要,旨在探讨如何改善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探寻新的治疗方案。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预后不佳,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是R/R 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一些患者数量有限的报告提示,CAR-T细胞疗法可能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这项EBMT登记研究旨在探讨CAR-T细胞疗法在原发性(PCNSL)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CL)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研究者检索了EBMT数据库中2018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接受CAR-T治疗的PCNSL和SCNSL患者的特征和治疗前情况,分析了主要临床终点。为了计算从CAR-T细胞输注之日起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者使用了Kaplan-Meier估计值,而累积发病率用于计算复发率(RI)和非复发死亡率(NRM)。
研究结果
研究者分析了88例患者(PCNSL[n=10],SCNSL[n=78])的主要终点信息。中位随访20.3个月(95%CI:16-27),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3岁(31-80岁),男性52例(59%)。86例患者中19例(22%)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评分≥2,65例患者中41例(63%)患者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82例患者中56例(68%)患者对既往至少1线化疗难治,86例患者中29例(34%)患者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84例患者中,68%的患者在接受CAR-T治疗时病情尚未缓解,8%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24%的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的疾病状态信息缺失。
49例患者接受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39例患者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整个队列的24个月OS率和PFS率分别为47%(95%CI:37-61)和32%(CI:23-45)。
24个月的RI为58%(CI:47-68),NRM为10%(CI:4-19)。CR/PR患者的OS率和PFS率分别为58%(CI:40-85)和51%(CI:33-77)。在CAR-T细胞输注时未缓解的57例患者的OS率和PFS率分别为42%(CI:30-59)和24%(CI:14-39)。
研究结论
对于既往接受过大量治疗且CNS受累的R/R LBCL患者,CAR-T细胞疗法似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选择,24个月OS率为47%。这些结果优于传统治疗的结果,包括接受ASCT治疗的患者。事实上,该研究的结果与在无CNS受累的LBCL患者中进行的CAR-T治疗的真实世界分析报告的结果相似(Bethge等人,2021;Le Gouill等人,2021)。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早期结果,研究者认为CAR-T细胞疗法可以作为CNS受累的R/R LBC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