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主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顾问由国内外多位学术权威:赫捷院士、杨宝峰院士、黎介寿院士、樊代明院士、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由郑树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国内外著名学者:张苏展教授、 秦新裕教授、王杉教授、蔡三军教授、顾晋教授、傅传刚教授、张澍田教授、任东林教授、秦环龙教授、尹梅教授及美国的Robert D. Madoff教授担任。2016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是以DVD-ROM(光盘)为载体形式的结直肠疾病专业方面的多媒体电子学术期刊,与纸质媒体相互补,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视频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本杂志主要栏目有:大家、述评、专家论坛、青年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教训与反思、名家手术(视频)、护理天地、医学与人文、名院名科。内容涵盖结直肠的肿瘤、炎症性疾病、痔、便秘、肠内外营养等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方面内容。
无层流II类手术室3种不同方法的空气消毒效果对比
时间:2023-04-12 15:22:00
目的 研究无层流II类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 方法 采用过氧乙酸喷雾法,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对接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静态监测及效果比较,且三组均在彻底清扫手术间后开始消毒 结果 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间隔时间的前提下,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均有显著灭菌效果,且都小于卫生部颁布的手术室空气细菌量≤200cfu/m³ ,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消毒机的灭菌效果最佳,细菌杀灭率>98.87±0.64%;紫外线照射细菌杀灭率>93.11±1.76%;过氧乙酸喷雾法杀灭率>89.44±0.67%,但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强刺激。结论 基层医院可以使用适当品牌的空气消毒机为无层流II类手术室提供有效的空气消毒,且消毒效果强于其它空气消毒方式。为降低院内感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有很多种,如紫外线,臭氧,医用空气消毒机,化学剂熏蒸喷雾等等。手术室又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之一,但有相当一部分基层
医院因为种种原因还不是层流手术间,而往往这些基层医院的急诊手术多,手术接台频率相当的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无层流II类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无层流手术间三间,两间面积均为27㎡,一间面积为30㎡,高度均为3m,保持室温22—24℃,湿度55%-70%。选择30例接台手术或者I类手术随机分为三组:紫外线(U)组, 过氧乙酸(P)组,空气消毒机(A)组。三组的手术种类和参加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材料及方法 在手术室 四角和中央设置5个采样点,与地面垂直高度1.2m,使用平板降沉采样法,将含营养琼脂直径9㎝平板置于采样处5min。采样后将平板置于37℃温箱48h,以国家制定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菌落计数。即菌落数cfu/ m³ =50 000N/AT,其中N为平均每个平板的菌落数A为平板面积T暴露时间。
U组使用两只直管型30W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90uw/㎡距离地面2.5m,紧闭门窗直接照射30min
P组使用0.2%过氧乙酸按12—16ml/ m³计量喷雾消毒后,紧闭门窗30min
A组 使用肯格王空气消毒机,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同时紧闭门窗30min
结果
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间隔时间的前提下,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均有显著灭菌效果,且都小于卫生部颁布的手术室空气细菌量≤200cfu/ m³,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消毒机的灭菌效果最佳,细菌杀灭率>98%;紫外线照射细菌杀灭率>93%;过氧乙酸喷雾法杀灭率>89%,但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强刺激。U,P,A三组在消毒前菌落数相当,没有统计学差异 ( P>0.05);U,P,A三组在菌落数较灭菌前减少,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A组菌落数在消毒后30min,消毒后60min均较消毒前明显减少(P<0.01),而且灭菌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U,P组菌落数在消毒后较灭菌前减少(P<0.01),在消毒后30min菌落数也有较明显的减少(P<0.01),且灭菌率水平也较高,但不如A组;在消毒后60min菌落数较灭菌前也有减少(P<0.01),但减少明显不如A组,灭菌率水平也不高。在消毒后30min ,消毒后60min U,P,A三组在组间菌落数,灭菌率有差异(P<0.05),但在消毒后60min A组与U、P组间菌落数,灭菌率差异显著(P<0.01),且灭菌率水平也较高。以上分析见表1及表2.
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均以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U,P,A三组消毒前后菌落数的比较( ±S)
分组
消毒前 (n=10)
消毒后30min (n=10)
消毒后60min (n=10)
菌落数
灭菌率(%)
菌落数
灭菌率(%)
菌落数
灭菌率(%)
U
788.70±19.10@
____
54.20±13.41
93.11±1.76
743.80±34.18
5.70±3.48#
P
800.50±16.24@
____
84.50±4.33
89.44±0.67
731.60±27.20
8.62±2.33#
A
802.70±15.56@
____
7.20±1.69
98.87±0.64
62.40±7.15
92.23±0.85
注:@:U,P,A间两两进行T检验,(P>0.05) 没有统计学差异
#:P,U 间两两进行T检验,(0.01
余下各数据分别在组间,组内进行T检验,(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表2
结论
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可以直接影响手术患者伤口的愈合,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通过本研究表明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的灭菌率均>87%.
紫外线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分子结构从而使生长性细胞死亡或(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毒灭菌效果,但其消毒为直线型不宜穿透灰尘、玻璃等易形成死角杀菌效果也受湿度、距离等影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也会慢慢增加,效果不理想。
过氧乙酸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以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氧化从而使微生物死亡。但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强刺激。同时对伤口还有损害作用, [1]
肯格王空气消毒机是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它可以有效的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同时吸附微生物使进入消毒器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特别适用于接台手术的手术间持续消毒。张影杰等[2]的研究表明空气消毒器在开启30min后及手术过程中,空气内细菌总数可保持在≤200cfu/ m³ 符合国家II类环境标准,用于连台手术人在情况下,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杨凤华,李艳红。手术室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8,1:51
2 张影杰,张颖丽,周丹.等.肯格王牌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2):185